施工特點
1、機具設備簡單、易于操作、便于管理。
2、可減少基坑開挖邊坡坡率,降低基坑開挖土方量。
3、開挖好的基坑施工環(huán)境好,各項工序施工方便,大大提高了基坑施工工序。
4、開挖好的基坑內無水,相應的提高了基底的承載力。
5、在軟土路基,地下水較為豐富的地段應用,有明顯的施工效果。
降水設備
井點管、連接管、集水總管、濾料。
施工工藝
井點布置
對于鐵路橋涵的基礎在地下水豐富地段,一般采用單排環(huán)型布置,利用單排井點降水,降水深度不宜超過5m。
首先進行基坑處原地面標高的測量,根據地面標高及基底設計標高確定基坑開挖深度,計算開挖坡率及開挖尺寸,依據開挖尺寸,在距離基坑邊緣約1.0m處,布置井點吸水管位置。
高程布置
井點吸水管的濾水管必須埋設在透水層內,埋設深度可按下式計算:H1≥h2+h1+il1(m)
h2:井點管埋置面至基坑底面的距離
h1: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線的距離,一般取0.5~1.0m
i:水力坡度,環(huán)型井點降水一般取1/10
l1:井點管距基坑中心的水平距離(m)
按照上式計算出來的H1值,一般情況不超過6m,井點管露出地面高度不超過0.3m,如果大于6m,則要降低井點系統頂面標高。
施工順序
質量標準:
1、井點管間距、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,一組井點管和接頭中心,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。
2、井點埋設應無嚴重漏氣、淤塞、出水不暢或死井等情況。
3、埋入地下的井點管及井點聯系總管,均應除銹并刷防銹漆一道,各焊接口處焊渣應鑿掉,并刷防銹漆一道。
4、各組井點系統的真空度應保持在55.3~66.7kPa,壓力應保持在0.16MPa。
注意事項:
1、 土方挖掘運輸車道不設置井點,這不影響整體降水效果。
2、 在正式開工前,由電工及時辦理用電手續(xù),保證在抽水期間不停電。抽水應連續(xù)進行,特別是開始抽水階段,時停時抽,會導致井點管的濾網阻塞。同時由于中途長時間停止抽水,造成地下水位上升,會引起土方邊坡塌方等事故。
3、 輕型井點降水應經常進行檢查,其出水規(guī)律應“先大后小,先渾后清”。若出現異常情況,應及時進行檢查。
4、 在抽水過程中,應經常檢查和調節(jié)離心泵的出水閥門以控制流水量,當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,要減少出水閥門的出水量,盡量使抽吸與排水保持均勻,達到細水長流。
5、 真空度是輕型井點降水能否順利進行降水的主要技術指數,現場設專人經常觀測?若抽水過程中發(fā)現真空度不足,應立即檢查整個抽水系統有無漏氣環(huán)節(jié),并應及時排除。
6、 在抽水過程中,特別是開始抽水時,應檢查有無井點管淤塞的死井,可通過管內水流聲、管子表面是否潮濕等方法進行檢查。如“死井”數量超過10%,則嚴重影響降水效果,應及時采取措施,采用高壓水反復沖洗處理。
7、 在打井點之前應勘測現場,采用洛陽鏟鑿孔,若發(fā)現場內有舊基礎、隱性墓地等應及早上報。
8、 如粘土層較厚,沉管速度會較慢,如超過常規(guī)沉管時間時,可增大水泵壓力,但不要超過1.5MPa。
9、 主干管流水坡度流向水泵方向。
10、 如在冬季施工,應做好主干管保溫,防止受凍。
11、 基坑周圍上部應挖好水溝,防止雨水流入基坑。
12、 井點位置應距坑邊2~2.5m,以防止井點設置影響坑邊土坡的穩(wěn)定性。水泵抽出的水應按施工方案設置的明溝排出,離基坑越遠越好,以防止?jié)B下回流,影響降水效果。
13、 如場地粘土層較厚,這將影響降水效果,因為粘土的透水性能差,上層水不易滲透下去,采取套管和水槍在井點軸線范圍之外打孔,用埋設井點管相同成孔作業(yè)方法,井內填滿粗砂,形成二至三排砂樁,使地層中上下水貫通。在抽水過程中,由于下部抽水,上層水由于重力作用和抽水產生的負壓,上層水系很容易漏下去,將水抽走。